2025-06-08 12:31:01 来源:NBA阅读:( )
6月8日讯——在世界篮球的舞台上,FIBA亚冠赛事本应是一个促进各国篮球交流、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。近期国内媒体人“付政浩MVP”在社交媒体上发文,直言FIBA亚冠赛事在奖金和整体影响力方面显得十分乏力,难以吸引中国职业篮球联赛(CBA)的球队参与。这一观察,不仅反映了篮球亚冠在职业俱乐部心目中的地位,也引发了对该赛事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入思考。
据“付政浩MVP”透露,篮球亚冠的总冠军奖金最高仅为417万元人民币,远不能满足职业俱乐部对于参赛的期待和需求。职业比赛的参与成本,包括球员薪水、差旅和食宿费用等,往往令俱乐部不得不考虑经济账和综合收益。亚冠在这方面的吸引力却显得相当微薄。虽然赛事从去年起总奖金池增至400万美元,并设立了50万美元的冠军奖金,参赛球队若叠加其他奖励后最高可获得约58万美元,但对于需要大额的职业队伍这一金额几乎显得无足轻重。
篮球亚冠在赛事运营、商业价值和媒体关注度等层面也存在显著短板。正如“付政浩MVP”所述,比赛现场气氛冷淡,观众稀少,赛事的整体包装能力和竞争力都不及期待。在最近的一场比赛中,广厦男篮凭借替补阵容出征,最终以67比84不敌蒙古乌兰巴托野马队。尽管主办方试图通过布置环境营造氛围,但依然无法弥补比赛的影响力不足。
FIBA亚冠的诸多问题并非一朝一夕造成,赛事的前身篮球亚俱杯自1981年创立以来,就曾被许多中国俱乐部选择弃权参与。尽管赛事在近年进行了更名和升级,但对CBA球队的吸引力依旧微弱。在今年的全运会年份,广厦男篮的主力队员也需为全运会预选赛而战,面对更具吸引力和收益的赛事,自然更倾向于全力备战全运会。
其实,CBA球队对亚冠赛事的态度并不令人意外。在经济成本与赛事收益之间难以取得平衡的情况下,毫问地选择放弃参赛,成为了一种理智的选择。若想提升亚冠在职业俱乐部中的地位,吸引CBA强队报名出战,FIBA需要在多方面进行结构性改革。比如,通过引入战略合作伙伴,设定更具吸引力的奖金;或是与NBA进行更深入的沟通,建立篮球世俱杯这一,让各大洲俱乐部有机会与NBA球队竞争,从而提升亚冠赛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。
在运营与推广方面,FIBA亚冠同样缺乏能够引爆媒体关注点的方式。对于媒体缺乏新闻热点,则很难有效地进行报道,形成对赛事的正向宣传。值得一提的是,许多篮球从业者在多年的观察中,很少关注到亚冠赛事,只有在新疆男篮于2016年、2017年连续参赛时,才勉强引起了一丝重视。而这一现象不仅仅表现在媒体上,也反映了更广泛的篮球圈子对于该赛事的冷淡。
纵然FIBA在许多方面试图借鉴FIFA的成功经验,但篮球的世界竞争格局与足球是不可同日而语的。足球的各国实力相对均衡,赛事广受关注,而篮球的顶级市场显然锁定于NBA。因此,提升亚冠赛事本身的影响力,提升其在亚洲各国联赛中的地位,是未来必须思考的方向。
FIBA亚冠赛事的“鸡肋属性”已经令多数CBA球队对其抱有消极态度。若无法吸引球队的参与,赛事的持续发展也将岌岌可危。未来如何突破这一僵局,重塑亚冠在全球篮球舞台上的重要性,正是FIBA需要紧急思考的课题。
相关推荐: